孙海
论坛网名:海川
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
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理事
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
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会员
大连摄影联盟成员
2016年,曾代表摄影界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。
多幅摄影作品在《求是》《中国摄影家》《中国摄影报》《中国林业》等报刊发表,数幅作品在北京国际摄影周、黑龙江省摄影艺术展上展出,其中《霞光耀兴安》获第25届黑龙江省摄影艺术展金奖。
倡导并通过摄影推出的‘龙江第一湾’景点,现已成为国家AAA级景区,去年仅门票收入就突破500万元。
“龙江第一湾”(春)

“龙江第一湾”(夏)

“龙江第一湾”(秋)

“龙江第一湾”(冬)

雪国美,
美就美在山山水水,
美就美在一草一木,
美就美在春华秋实,
美就美在一年四季。
雪国的春之浪漫,
夏之秀气,
秋之绚丽,
冬之壮美,
都叫人流连忘返,
魂牵梦绕。

雪国的春天总是来得很晚。
四月份了,
小溪才刚刚化冻,
琥珀色的溪水欢快地跑向远方。
呼玛河开河还要晚些,
河面的冰层很厚,
或雪白或微绿或淡蓝,
像玉一样滑润,
像水晶一样立体,
像钻石一样美丽!
河的中间化出一条黑龙,
蜿蜒着指向蓝天白云下那片火红火红的红毛柳;
红毛柳在黛青色远山的映衬下,
那么突出,
那么乍眼,
那么美丽!
五月初,
落叶松冒出了嫩芽,
淡淡的绿像梦一样萦绕在树间;
达子香悄悄地绽开花蕾,
没几天,
座座小山都穿上了粉色的衣裙;
白桦树羞答答地长出黄绿色的芽苞,
在微风下摇头摆臂,
迎接春天的到来。
两山之间那片黑土地上,
几个人影一会儿弯腰,
一会儿站起,
那是农民在播种希望。

雪国的夏天是最美好的季节。
花开的比春天更繁更艳,
白的野山药,
黄的野罂粟,
粉的刺莓果,
红的野百合,
紫的马兰花,
比赛似的竞相开放,
为雪国增添了不少靓丽。

山顶的石砬子直指湛蓝的天空,
几个黑影在上下翻滚,
那是鹰在教孩子生存的本领。
走在林间小路上,
一股好闻的青草的芬芳扑面而来,
叫人心旷神怡。
雪国的夏天景色优美,
空气清新,
气候凉爽,
吸引着大批游人来观光旅游,
休闲度假。


雪国的秋天是多彩的画卷。
五花山是大兴安岭秋天美丽的外衣。
一阵清风走过,
惊醒了下午的森林。
清霜打过的柞树、杨树,
露出星星点点的红色或黄色,
大面积的树林还是那么老绿;
一片黄亮亮的叶子,
从白桦树上飘飘悠悠落下,
掉在深红色的蓝莓秧子里;
红豆捧出紫红黑亮的果实给大自然,
在小小绿叶的衬托下那么可爱。

小松鼠从这棵树窜向那棵树,
望望四周,
见没什么动静,
忙把前爪捧着的松籽藏了起来,
它在提前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准备。
树林里看不见的地方,
偶尔传来几声女孩的叫声,
“快来呀!这儿都柿可厚可厚啦!”;
“这儿蘑菇一片一片的,
再不来我就包园了。”
过后,
又恢复了寂静。
傍晚,
人们仨仨俩俩的披着夕阳下山,
背着沉甸甸的收获回家了。

雪国的冬天
是最能体现大兴安岭的性格,
如东北人一样粗犷豪放。
几场大雪过后,
到处是银白的世界。
早晨,
森林冻得嘎嘎直响,
一切都仿佛凝固了一般。

小城镇的天空也冻得直冒白烟儿(冷雾),
对面走来人都看不清,
只听见女人高跟鞋敲打地面声,
还有远处高音喇叭播放的新闻。
小白山是大兴安岭第二高峰,
海拔1404米,
中国最冷小镇“呼中”就座落在它的北面。
十二月份是雪国最冷的月份,
最低温度曾突破零下52℃。
冰雪摄影大赛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,
人们天不亮就登爬小白山。
穿着厚厚的户外羽绒服,
皮毛一体的防寒鞋,
还冻得不行。
眼睫毛结了厚厚的霜,
寒风直往脖子里钻,
露在外面的脸蛋像针扎一样疼。
一位外地参赛者半山腰就返回了,
说脚冻得像猫咬似的,
实在受不了了。
但那次拍到的小白山山顶美景的人,
回来都说值得,
有机会还要再来。

就是这样的天气,
林业工人照样野外生产,
过去为祖国贡献栋梁之材,
现在保卫着祖国的生态屏障,
守护着他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素材来源:大连摄影联盟
图文:孙海
收集:老渔翁
编辑:DL逸軒
校对:联盟宣传团队
审核:联盟管理团队


往期精彩回顾


大连摄影联盟
Photography Union of Dalian
作为大连摄影联盟的官方平台,权威发布联盟信息,传播分享精彩图文,服务会员,惠及影友是我们的责任。
广大影友在浏览过程中如发现有作者署名错误或者侵权,请留言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欢迎各位影友进行监督指正!


版权归原创者所有。
未经允许请勿转载!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大连摄影联盟JP